您当前位置:江蓠种质资源 > 红藻门(Rhodophyta)真红藻纲( Florideophyceae )杉藻目(Gigartinales) 江蓠科( Gracilariaceae) > 江蓠属 Gracilaria >

凤尾菜

江蓠属 Gracilaria 浏览次数:0

凤尾菜

拉丁学名:Gracilaria eucheumoides 

1、基本信息
凤尾菜是荃菜名蕨,亦称微菜,它的藻体外形很像琼枝藻属的琼枝,具有明显的背腹面;藻体腹面有许多圆盘状的固着器,生于腹面分枝的枝端或枝的中部;藻体表面光滑,一般无突起;体表面蓝紫色至紫红色;在体质上,老枝较脆,而幼枝韧性较大。该种的形态常因年龄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程度的差异。生长在大干潮线附近及大干潮线下1~2m深处。

2、习性和产地:
凤尾菜的藻体外形很像琼枝藻属的琼枝,具有明显的背腹面;藻体腹面有许多圆盘状的固着器,生于腹面分枝的枝端或枝的中部;藻体表面光滑,一般无突起;体表面蓝紫色至紫红色;在体质上,老枝较脆,而幼枝韧性较大。该种的形态常因年龄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程度的差异。生长在大干潮线附近及大干潮线下1~2m深处。分布在中国台湾省及海南省的海南岛和西沙群岛。日本,越南,泰国,菲律宾,印度尼西亚,汤加群岛,所罗门群岛。
 

3、特征描述:
藻体外形很像琼枝藻属的琼枝,具有明显的背腹面;藻体腹面有许多圆盘状 的固着器,生于腹面分枝的枝端或枝的中部;藻体表面光滑,一般无突起,或有极少数不明显的突起,突起不高,在2mm以下,为圆形钝头,多发生于较老的分枝上;表面经常看到皱缩,干燥后特别明显;分枝近于扁平,5~12mm宽,常重叠成为径达10~20cm或更大的团块,腋角广开,近于水平延伸,二叉式分枝,但也偶有三叉、四叉或不规则分枝的现象,两缘具有羽状小刺枝,长2mm左右,最大的可达4mm。该种的形态常因年龄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程度的差异。体表面蓝紫色至紫红色;在体质上,老枝较脆,而幼枝韧性较大;腊叶标本很难附着于纸上。

 

……
学名:
Gracilaria eucheumoides
所在分类:
江蓠属 Gracilaria
标本产地:
大干潮线附近及大干潮线下1~2m深处
气 候 带:
海洋气候
地理分布:
中国台湾省及海南省的海南岛和西沙群岛
栖息环境:
大干潮线附近及大干潮线下1~2m深处
性别类型:
因年龄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程度的差异
详情介绍

凤尾菜

拉丁学名:Gracilaria eucheumoides 

1、基本信息
凤尾菜是荃菜名蕨,亦称微菜,它的藻体外形很像琼枝藻属的琼枝,具有明显的背腹面;藻体腹面有许多圆盘状的固着器,生于腹面分枝的枝端或枝的中部;藻体表面光滑,一般无突起;体表面蓝紫色至紫红色;在体质上,老枝较脆,而幼枝韧性较大。该种的形态常因年龄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程度的差异。生长在大干潮线附近及大干潮线下1~2m深处。

2、习性和产地:
凤尾菜的藻体外形很像琼枝藻属的琼枝,具有明显的背腹面;藻体腹面有许多圆盘状的固着器,生于腹面分枝的枝端或枝的中部;藻体表面光滑,一般无突起;体表面蓝紫色至紫红色;在体质上,老枝较脆,而幼枝韧性较大。该种的形态常因年龄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程度的差异。生长在大干潮线附近及大干潮线下1~2m深处。分布在中国台湾省及海南省的海南岛和西沙群岛。日本,越南,泰国,菲律宾,印度尼西亚,汤加群岛,所罗门群岛。
 

3、特征描述:
藻体外形很像琼枝藻属的琼枝,具有明显的背腹面;藻体腹面有许多圆盘状 的固着器,生于腹面分枝的枝端或枝的中部;藻体表面光滑,一般无突起,或有极少数不明显的突起,突起不高,在2mm以下,为圆形钝头,多发生于较老的分枝上;表面经常看到皱缩,干燥后特别明显;分枝近于扁平,5~12mm宽,常重叠成为径达10~20cm或更大的团块,腋角广开,近于水平延伸,二叉式分枝,但也偶有三叉、四叉或不规则分枝的现象,两缘具有羽状小刺枝,长2mm左右,最大的可达4mm。该种的形态常因年龄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程度的差异。体表面蓝紫色至紫红色;在体质上,老枝较脆,而幼枝韧性较大;腊叶标本很难附着于纸上。

 

相册展示

Copyright © 2019 - 2020 suncent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 中国海洋大学种质资源库版权所有     鲁ICP备案中     技术支持:晟讯科技      

在线留言

  • 您要预约看房的楼盘是
    {dede:field.title/}

  • 降价通知

    请填写您的信息,如有该楼盘的降价
    信息,平台会发送相关短信到您的手机上。